本報訊(記者符櫻)豸魚成回魚,瓠子變護子。一些超市里的標識牌上印著碩大的錯別字,有消費者擔心,容易誤導孩子跟著寫錯字。
“有次帶著孩子逛超市,促銷牌上的紅莧菜寫成了紅汗菜,孩子問這菜是因為會流紅汗所以叫紅汗菜嗎?”昨天,漢陽沌口的馮在學女士說,超市里出現錯別字不應該,她擔心孩子會因此跟著寫錯,當時還給孩子解釋了半天。
近兩天,記者走訪發現,本地一些超市的標價簽、促銷牌上,確實出現了些錯別字。漢口后湖一家超市里,白菜秧的“秧”字印成了禍國殃民的“殃”字(如左圖),清江豸魚的“豸”字,寫成了回家的“回”。在漢陽鐘家村一家超市里,標價牌上注明醒目的“護子瓜”,而下面擺放售賣的是瓠子瓜。
記者昨天隨機采訪了15位在超市購物的顧客,他們大多表示,超市是公共場所,出現錯別字,影響超市的形象,而且容易誤導孩子跟著寫錯字,最好能夠清理更正。
本地有超市人士表示,超市方面在做價簽、宣傳單時,都會注意用字規范,有些超市里出現錯別字,可能是工作人員疏忽所致,歡迎消費者指出糾正,賣場方面發現后也會及時更正。(武漢晚報) |